大家好,今天來為您分享肉食者謀之的一些知識,本文內容可能較長,請你耐心閱讀,如果能碰巧解決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您的支持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

肉食者謀之

在大自然中,肉食者是食物鏈中的高級群體,其狡猾和謀略常常讓人感到敬畏。肉食者以獵物為生,為了能夠獲取充足的食物,它們必須具備一定的智慧和策略。

肉食者擁有出色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它們擅長察覺獵物的脆弱點,通過細微的動作和氣味來判斷獵物的狀態和方向。在狩獵中,肉食者會暗中觀察,尋找最佳的時機進行突襲。這種觀察能力是肉食者成功捕獵的關鍵。

肉食者具備出色的追蹤能力。它們能夠根據獵物的足跡和氣味來追蹤它們的方向和位置。肉食者會利用地形和植被來隱藏自己的行蹤,從而更好地接近獵物。在追蹤的過程中,肉食者會不斷調整自己的策略,以適應獵物的行為習慣和逃跑方式。

肉食者還會利用伏擊和圍捕的策略來捕獵獵物。它們會選擇合適的位置躲藏,等待獵物接近。一旦獵物被發現,肉食者會迅速展開攻擊,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捕獵的機會。在圍捕時,肉食者會與同類協作,采用種種策略將獵物逼入死角。

肉食者對於獵物的心理狀態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它們會觀察獵物的行動和表情,以判斷它們的恐懼和慌亂程度。肉食者會利用這些信息來製定進攻的時機和方式,使獵物暴露破綻,從而更容易地捕獲它們。

肉食者的謀略和智慧讓人不禁感歎大自然的奇妙。它們憑借著出色的觀察力、追蹤能力、伏擊圍捕策略以及對獵物心理狀態的洞察力,成為食物鏈中的統治者。肉食者的成功不僅僅依靠力量和速度,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智慧和謀略。

肉食者謀之

謀劃,計劃。動詞。

肉食者謀之的意思是指當權人謀劃的事情。肉食者是吃肉的人,也就是當官的人,肉吃著謀之,就是當權者,說話管事的人員去謀劃這些事。

出處:先秦·左丘明《曹劌論戰》節選: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譯文: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入朝去見魯莊公。

詩詞賞析:

開頭先點明事態發生的時間,接著指出的是“齊師伐我”,說明戰爭是由齊國進攻魯國而引起的,魯莊公準備抵抗。以上對形勢扼要的介紹,為曹劌的請見、論戰交代了必要的背景。

大軍壓境,曹劌準備參戰,作者通過曹劌與其“鄉人”的對話,一方麵揭示了魯國當權者鄙陋寡見、屍位素餐的情況,為後文魯莊公在作戰中不察敵情、急躁冒進作了鋪墊;另一方麵顯示了曹劌關心國事,同時也暗示了他是一個有遠謀的人。

肉食者謀之之的意思

肉食者謀之中之的意思:表示代詞,這,這件事的意思。整句的意思: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該句出自《左傳·莊公十年》中《曹劌論戰》一文。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並在戰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 《曹劌論戰》原文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劌論戰》翻譯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借什麼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 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誇大數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在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後。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於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後,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裏設有伏兵。後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曹劌論戰》注釋 1、曹劌(guì):春秋時魯國大夫。著名的軍事理論家。 2、十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3、齊師:齊國的軍隊。齊,在今山東省中部。師,軍隊。 4、伐:攻打。 5、我:指魯國。《左傳》根據魯史而寫,故稱魯國為“我”。 6、公:諸侯的通稱,這裏指魯莊公。 7、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享俸祿的人。 8、謀:謀議。 9、間(jiàn):參與。 10、鄙:鄙陋,目光短淺。 11、乃:於是,就。 12、何以戰:就是“以何戰”,憑借什麼作戰?以,用,憑,靠。 13、衣食所安,弗敢專也: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用。安:有“養”的意思。弗:不。專:獨自專有,個人專有。 14、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給別人。以,把。人:指魯莊公身邊的近臣或貴族。 15、遍:一作“徧”,遍及,普遍。 16、犧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犧牲,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玉,玉器。帛,絲織品。 17、加:虛報。 18、小信未孚(fú):(這隻是)小信用,未能讓神靈信服。孚,使人信服。 19、福:名詞作動詞,賜福,保佑。 20、獄:(訴訟)案件。 21、察:明察。 22、情:誠心。 23、忠之屬也:這是盡了職分(的事情)。忠,盡力做好分內的事。屬,種類。 24、可以一戰:就是“可以之一戰”,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可,可以。以,憑借。 25、戰則請從:(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從去。從:隨行,跟從。 26、公與之乘:魯莊公和他共坐一輛戰車。之,指曹劌。 27、長勺:魯國地名,今山東萊蕪東北。 28、敗績:軍隊潰敗。 29、馳:驅車追趕。 30、轍(zhé):車輪碾出的痕跡。 31、軾:古代車廂前做扶手的橫木。 32、遂:於是,就。 33、逐:追趕,這裏指追擊。 34、既克:已經戰勝。既,已經。 35、夫戰,勇氣也:作戰,(是靠)敢作敢為毫不畏懼的氣概。夫(fú),放在句首,表示將發議論,沒有實際意義。 36、一鼓作氣: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作,振作。 37、再:第二次。 38、三:第三次。 39、彼竭我盈:他們的勇氣已盡,我們的勇氣正盛。彼,代詞,指齊軍方麵。盈,充沛,飽滿,這裏指士氣旺盛。 40、難測:難以推測。測,推測,估計。 41、伏:埋伏。 42、靡(mǐ):倒下。 《曹劌論戰》賞析 文章說明了在戰爭中如何正確運用戰略防禦原則——隻有“取信於民”,實行“敵疲我打”的正確方針,選擇反攻和追擊的有利時機,才能以小敵大,以弱勝強。 文章的語言,無論是敘述還是人物對話,都極為簡潔精煉,表意說理,通達曉暢。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錯落有致,增強了敘事寫人的生動效果。其中曹劌的語言尤為精彩,如戰場上的指揮用語,簡短明確,這不僅襯托出戰事緊迫無暇論析戰爭策略,也表現出曹劌思維敏捷和臨戰時堅定而自信的心態。   《曹劌論戰》創作背景 齊與魯是春秋時期的鄰國,都在今山東省,齊在東北部,魯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齊襄公即位,政令無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分別逃到莒國和魯國避難。次年齊襄公為公孫無知所殺。第三年春天,齊人殺死公孫無知,公子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奪得君位。 稍後,魯莊公也親自領兵護送公子糾回國爭奪君位,八月魯與齊師戰於乾時,魯軍大敗。齊桓公逼魯莊公殺死公子糾。魯莊公十年春天,齊借口魯國曾幫助公子糾爭奪齊國君位,再次興兵攻魯,兩軍戰於長勺。這就是文章所記敘的齊魯長勺之戰。   《曹劌論戰》作者介紹 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姓左,名丘明(一說複姓左丘,名明,也有說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魯國人,曆史學家。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春秋時魯國都君莊)人。左丘明博覽天文、地理、文學、曆史等大量古籍,學識淵博。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翻譯間的意思

意思是: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

本句話選自《曹穢論戰》。《曹劌論戰》出自《左傳·莊公十年》。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並在戰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

原文如下: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借什麼作戰?”

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誇大數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

曹劌回答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後。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

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於是追擊齊軍。打了勝仗後,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

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裏設有伏兵。後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文章相關注釋:

(1)曹劌(guì):春秋時魯國大夫。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十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齊師:齊國的軍隊。齊,在今山東省中部。師,軍隊。

(2)伐:攻打。我:指魯國。《左傳》根據魯史而寫,故稱魯國為“我”。公:諸侯的通稱,這裏指魯莊公。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想俸祿的人。

(3)謀:謀議。間(jiàn):參與。鄙:鄙陋,目光短淺。乃:於是,就。何以戰:就是“以何戰”,憑借什麼作戰?以,用,憑,靠。

(4)衣食所安,弗敢專也: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用。安:有“養”的意思。弗:不。專:獨自專有,個人專有。

(5)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給別人。以,把。人:指魯莊公身邊的近臣或貴族。徧:一作“遍”,遍及,普遍。

(6)犧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犧牲,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玉,玉器。帛,絲織品。加:虛報。小信未孚(fú):(這隻是)小信用,未能讓神靈信服。孚,使人信服。

(7)福:名詞作動詞,賜福,保佑。獄:(訴訟)案件。

作品背景:

齊與魯是春秋時期的鄰國,都在今山東省,齊在東北部,魯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齊襄公即位,政令無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分別逃到莒國和魯國避難。次年齊襄公為公孫無知所殺。第三年春天,齊人殺死公孫無知,公子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奪得君位。

稍後,魯莊公也親自領兵護送公子糾回國爭奪君位,八月魯與齊師戰於乾時,魯軍大敗。齊桓公逼魯莊公殺死公子糾。魯莊公十年春天,齊借口魯國曾幫助公子糾爭奪齊國君位,再次興兵攻魯,兩軍戰於長勺。這就是文章所記敘的齊魯長勺之戰。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曹劌論戰

又何間焉的間是引申義

間沒有引申義,本義列舉如下:

1、中間;當中。指處於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裏。先秦·孔子《論語》:“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一個擁有一千輛戰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加上外國的軍隊侵犯,接著又遇上饑荒。

2、期間;年間。指時間。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過去所感到歡快的事,頃刻之間已經變成陳跡了。)

3、近來,不久之前。先秦·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六年》:“以君之靈,間蒙甲胄,不敢拜命。”(托君王的福,參與了披甲的行列,不敢拜謝命令。)

4、用於房屋。晉·陶淵明《歸田園居》:“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繞房宅方圓有十餘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

5、間隙;空隙。先秦·莊子《庖丁解牛》:“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因為那牛體的骨節有空隙,刀口卻薄得像沒有厚度。)

6、嫌隙;隔閡。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有間矣。”(諸侯之間有隔閡。)

8、機會;空子。宋·文天祥《後序》:“至京口,得間奔真州。”(到達京口,得到機會就奔往真州。)

9、距離;差別。漢·劉安《淮南子·俶真》:“則美醜有間矣。”(美和醜之間有差別。)

10、間隔;隔離。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遂與外人間隔。”(於是與外界的人隔離。)

11、經曆;持續。清·方苞《獄中雜記》:“一人予二十金,骨微傷,病間月。”(一個人給二十兩金子,骨頭有輕微的損傷,病了持續一個月。)

12、離間。漢·司馬遷《屈原列傳》:“讒人間之,可謂窮矣。”(有小人離間,可謂是走投無路。)

13、伺候;偵察。先秦·韓非子《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內間主之情以告外。”(在裏麵偵察情況然後告訴外麵的人。)

14、間諜。漢·司馬遷《史記·河渠書》:“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開始的時候我的確是以間諜的身份來到秦國修建鄭國渠,但是如果我把水渠修成了,那也是一件對秦國有利的事情。)

15、參與;介入。先秦·左丘明《曹劌論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

16、交雜;夾雜。清·林嗣環 《口技》:“中間力拉崩倒之聲。”(中間夾雜著劈裏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

17、一會兒;片刻。清·蒲鬆齡《促織》:“少間,簾內擲一紙出。”(一會兒,簾子內投出一張紙。)

18、間斷的;間或。先秦·佚名《鄒忌諷齊王納諫》:“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幾個月以後,還不時地有人偶爾進諫。)

19、私下;暗地裏。先秦·孟子《信陵君竊符救趙》:“侯生乃屏人間語。”(侯生就私下裏在屏風後對人悄悄說話。)

20、間道;偏僻的小路。漢·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因此讓人帶著和氏璧回去,走偏僻的小道回到趙國。)

是本義還是引申義

一個詞的本來的意義,即有文字形體可考、有文獻資料可證的最古的意義,叫做詞的本義。

從本義引申出來的意義,叫做引申義。

例如:“向”,《辭源》前三個義項是:1、北窗。2、朝向,對著。3、方向,趨向。究竟哪一個意義是“向”的本義呢?從文字體形看,“向”甲骨文作,小篆作向,像房子牆上開有一個窗口。從文獻資料看,《說文》:“向,北出牖也。”《詩經·豳風·七月》“穹室熏鼠,塞向瑾戶。”字形與文獻相參證,可以判斷“北窗”是“向”的本義。因為窗子是朝著一定方向的,所以又推演出來“朝向”、“對著”、“方向”、“趨向”等意義,這些都是“向”的引申義。

探求本義的途徑:

(1)分析字形 :詞的本義,一般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一個詞用一個什麼形體的字來記錄它,是按照造字時代詞所表示的意義擬定的。

例如:“誅”字從言,朱聲,字義與言語行為有關。“誅”有誅殺、譴責、責求等意義。根據字形,可確定譴責為本義,其餘是引申義。(2)引證文獻用例 :探求詞的本義,更重要的是看文獻語言是怎樣使用這個詞的。字形隻是詞的書寫符號,它不能脫離語言而直接表達詞義。隻有在組詞成句的具體語言中,詞義才能顯示出來。

例如:“憤”有煩悶義和憤怒義,字從心,賁聲。但是根據古書的用例,煩悶義出現較早,可以確定本義應是煩悶。

怎樣掌握詞的引申義:

詞義的引申是一種相當複雜的語言現象,但它又是有一定的途徑、方式和規律可循的。掌握引申義,首先要在了解本義的基礎上來作具體分析。

關於“肉食者謀之”的具體內容,今天就為大家講解到這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