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您分享落木千山天遠大賞析的一些知識,本文內容可能較長,請你耐心閱讀,如果能碰巧解決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您的支持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

《落木千山天遠大賞析》

落木千山天遠大賞析

《落木千山天遠大》是一首古詩,在描述自然景色的展現了作者內心的豪情壯誌,給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思考。本文將對這首詩進行賞析。

在“落木千山”四個字中,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千”字,形容了林木蔥蘢、重重疊疊。雖然是落木,但卻給人一種豐富多樣的感覺,生命力依舊強盛。在讀者的心中,不禁勾勒出了一幅幅秋天的景象,五彩斑斕、美不勝收。

“天遠大”三個字把人們的視野拉向了天際,給人一種開放的感覺。天空和地麵之間的距離是如此遙遠,仿佛人們站在峰頂,可以俯瞰整個世界。作者通過這句詩,表達了自己宏偉的理想和抱負,告誡人們要樹立遠大的目標,不斷向前,不斷超越自我。

這首詩並不僅僅是在描述自然景色和表達個人情感,更重要的是蘊含了對人生的深刻思考。落木的景象寓意著萬物皆有生老病死的規律,而“天遠大”的理念則傳達了人類追求美好、超越自我的精神。作者借助自然景觀,呼喚著人們要衝破現狀的局限,追求更高更遠的理想,不斷奮發向前。

這首《落木千山天遠大》不僅僅是一首描寫自然景色的詩歌作品,更是一種深情的呼喚和警示。作者通過描繪自然的美麗和廣闊,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和意願,同時也激勵著讀者向往自由、追求進步。這首詩歌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眼前的美景,更是人生的啟示和思考,使我們更加熱愛生活,追求真善美,勇往直前。

落木千山天遠大賞析

意思是舉目遠望,時至初冬,萬木蕭條,天地更顯得闊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練分明地向遠處流去。

原詩如下

登快閣

宋代:黃庭堅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裏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譯文

我並非大器,隻會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著傍晚雨後初晴,登上快閣來放鬆一下心情。舉目遠望,時至初冬,萬木蕭條,天地更顯得闊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練分明地向遠處流去。友人遠離,早已沒有弄弦吹簫的興致了,隻有見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想想人生羈絆、為官蹭蹬,還真不如找隻船坐上去吹著笛子,漂流到家鄉去,在那裏與白鷗做伴逍遙自在豈不是更好的歸宿。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時黃庭堅在吉州泰和縣(今屬江西)任知縣,公事之餘,詩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廣遠,景物清華得名”(《清一統治·吉安府》)的快閣覽勝。此時作者三十八歲,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個年頭。

快閣,位於吉安市泰和縣城東側的泰和中學校園內。閣樓始建於唐代乾符元年(874),距今已有1100餘年的曆史。快閣初為奉祀西方慈氏(俗稱觀音大士)之所,名“慈氏閣”。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縣令期間,因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常登閣遠眺,心曠神怡,遂易名“快閣”。史稱:“閣曰快,自得之謂也”。黃庭堅任泰和知縣時,也常登閣遊憩,並於元豐五年(1082)賦詩一首。這便是膾炙人口的《登快閣》詩。此後,“閣名遂大著”。史載:“迨黃太史庭堅繼至,賦詩其上,而名聞天下”。快閣以其悠久的曆史,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燦爛的文化遺存載入《中國名勝詞典》。

快閣因有黃庭堅的題詩,吸引了許多達官名流和飽學之士前來遊覽題詠,曆經宋、元、明、清諸代不絕。著名的有南宋陸遊、文天祥、楊萬裏,元代的劉鶚,明朝的王直、羅欽順,清代的高詠等。

曆代題詠的詩篇數以百計,其中文天祥的《囚經泰和仰望快閣感賦》為黃庭堅《登快閣》詩之後最負盛名的詩篇。

此詩是其登快閣時所作的抒情小詩。全詩明白如話,因景抒情寄慨,字字緊扣,層層關聯,用典貼切,無一字無來處,體現了江西詩派用字新奇、筆力雄健的特點。詩中也表現了詩人對官場生活厭倦和投身自然的愉悅。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一句中詩人巧用兩個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謝知音的故事,《呂氏春秋·本味篇》載:“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複鼓琴,以為世無足複為鼓琴者。”

後句用阮籍青白眼事,《晉書·阮籍傳》記載,阮籍善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見所悅之人乃見青眼。詩人用典,言世無知己,隻好用美酒遣懷。

與白鷗盟:據《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遊,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遊,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後人以與鷗鳥盟誓表示毫無心機,這裏是指無利祿之心,借指歸隱。

落木千山天遠大下一句

《登快閣》北宋 黃庭堅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裏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快閣:在吉州太和縣(今屬江西)東澄江(贛江)之上,以江山廣遠、景物清華著稱。此詩作於元豐五年(1082)作者任太和令時。癡兒:作者自指。《晉書·傅鹹傳》載楊濟與傅鹹書雲:“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觀每事欲了。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癡,複為快耳。”這是當時的清談家崇尚清談,反對務實的觀點,認為一心想把官事辦好的人是“癡”,黃庭堅這裏反用其意,以“癡兒”自許。東西:東邊和西邊 。指在閣中四處周覽。“朱弦”句:《呂氏春秋·本味》:“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複鼓琴,以為世無足複為鼓琴者。”朱弦:這裏指琴。佳人:美人,引申為知己、知音。“青眼”句:《晉書·阮籍傳》:“(阮)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齎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青眼:即黑眼珠,指正眼看人。 聊:姑且。與白鷗盟:據《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遊,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遊,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後人以與鷗鳥盟誓表示毫無機心,這裏是指無利祿之心,借指歸隱。倚:倚靠。落木:落葉。弄:演奏。譯文1:我並非大器,隻會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著傍晚雨後初晴,登上快閣來放鬆一下心情。舉目遠望,時至初冬,萬木蕭條,天地更顯得闊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練分明地向遠處流去。友人遠離,早已沒有弄弦吹簫的興致了,隻有見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想想人生羈絆、為官蹭蹬,還真不如找隻船坐上去吹著笛子,漂流到家鄉去,在那裏與白鷗做伴逍遙自在豈不是更好的歸宿。譯文2:我這個呆子辦完公事,登上了江西省太和縣的快閣,在這雨後晚晴的餘輝裏,倚欄遠眺。遠望無數秋山,所有山上的樹葉都已落盡了,浩瀚的天空此時顯得更加遼遠闊大,一道澄淨如玉的贛江水在快閣亭下淙淙流過,一彎新月,映照在江水中,顯得更加清朗澄澈。由於知心朋友不在,我弄斷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彈奏,隻有見到清樽美酒,眼睛裏才流露出喜悅的光輝,象阮籍那樣與美酒做伴,聊以解憂了。什麼時候才能坐在船上,吹弄著悠揚的長笛,回到那遙遠的故鄉?我的這種心情,隻能與江上的白鷗去傾訴嗬!賞析: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黃庭堅當時在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知縣任上,公事之餘,詩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廣遠,景物清華得名"(《清一統治·吉安府》)的快閣覽勝。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寫登臨時的所見所感。它集中體現了詩人的審美趣味和藝術主張,因而,常被評論家們作為代表舉。一般說來,文章或詩歌開頭往往較難,以致有的文學家常將其開頭處砍去,這是因為開頭處,作者還沒有和作品的情境融為一體,因而容易作態。黃山穀此詩起首,用通俗口語娓娓道來,但又能構思奇妙,引人入境。詩人說,我這個呆子辦完公事,登上了快閣,在這晚晴餘輝裏,倚欄遠眺。這二句,看似通俗淺近,卻包涵著極為豐富的內容:前句是用《晉書·傅鹹傳》所載夏侯濟之語,"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癡,複為快耳!"後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閣"及李商隱"萬古貞魂倚暮霞"之典,還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癡兒"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認自己是"癡兒",此為諧趣之一;"了卻"二字,渲染出了詩人如釋重負的歡快心情,與"快閣"之"快"暗相呼應,從而增加了一氣嗬成之感此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更是超脫了前人的窠臼。杜詩之"倚",倚於山閣,乃實境平敘;李詩之"倚",主語為"萬古貞魂",乃虛境幻生而成;黃詩之"倚",可謂虛實相兼;詩人之"倚",乃是實景,但卻倚在無際無垠的暮色晴空。讀此三家,宛如一幅藝術攝影,在晚霞的逆光裏,詩人與亭閣的背影......"倚晚霞"三字,還為下句的描寫,作了鋪墊渲染,使詩人順勢迸出了"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絕唱。遠望無數秋山,山上的落葉飄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時顯得更加遼遠闊大,澄淨如玉的澄江在快閣亭下淙淙流過,一彎新月,映照在江水中,顯得更加空明澄澈。這是詩人初登快閣亭時所覽勝景的描繪,也是詩人胸襟懷抱的寫照。讀這樣的詩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謝眺"餘霞散成綺,澄江淨如練"的名句。但黃山穀之句,既汲取了前輩的養料加以鍛煉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現。所以前人曾評此二句道:"其意境天開,則實能劈古今未泄之奧妙。"(張宗泰《魯齋所學集》)五、六二句,是詩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謝知音的故事。《呂氏春秋·本味篇》載:"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複鼓琴,以為世無足複為鼓琴者。"後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載阮籍善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見所悅之人,"乃見青眼"(《晉書·阮籍傳》)。詩人這二句大意是說,因為知音不在,我弄斷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彈奏,於是隻好清樽美酒,聊以解憂了。此處"橫"字用得很生動,把詩人無可奈何、孤獨無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來。結句詩人說自己希望能坐上歸船,吹弄著悠揚的長笛,回到那遙遠的故鄉——我的這顆心嗬,早已和白鷗訂好盟約了。從全詩的結構看,這個結尾是相當精彩的:起首處詩人從"癡兒了卻官家事"說起,透露了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登快閣亭欣賞自然景色的渴望;漸入佳境,詩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與起首處對"公家事"之"了卻"形成鮮明對照;五、六句詩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詩人心內的憂煩無端而來,詩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負無法實現、自己的胸懷無人理解的痛苦。解脫的出路何在呢?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詩人的"歸船"、"白鷗"之想。這一結尾,不但呼應了起首,順勢作結,給人以"一氣盤旋而下之感"(潘伯鷹評語)。而且意味雋永,讓人想象無窮。此詩極受後人稱賞。姚鼐稱此詩"豪而有韻,此移太白歌行於七律內者";方東樹評析說:"起四句且敘且寫,一往浩然,五、六句對意流行。收尤豪放。此所謂寓單行之氣於排偶之中者。"這些評析都是十分切中肯綮的。翁方綱評黃山穀詩雲:"坡公之外又出此一種絕高之風骨,絕大之境界,造化元氣發泄透矣。"細吟此詩,當知無愧。“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寫景闊遠清曠,自古推為名句。杜甫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李白有“水寒夕波意,木落秋山空。”(《秋夜宿龍門香山寺》)柳宗元有“木落寒山盡,江空秋月高。”(《遊南亭夜還敘誌》)等詩句。本句可與前人詩句相映生輝。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更是這首佳作中的絕唱——遠望無數秋山,山上的落葉飄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時顯得更加遼遠闊大,澄淨如玉的澄江在快閣亭下淙淙流過,一彎新月,映照在江水中,顯得更加空明澄澈。這意境、這氣象不單是詩人初登快閣亭時所覽勝景的描繪,更是詩人胸襟懷抱的寫照。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每每讀到,便會情不自禁想起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謝眺“餘霞散成綺,澄江淨如練”的名句。細品之餘,更感山穀之句,既汲取了前輩的養料加以鍛煉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現。

落木千山天遠大表達的情感

意思是舉目遠望,時至初冬,萬木蕭條,天地更顯得闊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練分明地向遠處流去。

出自《登快閣》,是北宋文學家黃庭堅寫的七律。此詩作於作者在太和令任上。

原文如下: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裏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譯文如下:

我並非大器,隻會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著傍晚雨後初晴,登上快閣來放鬆一下心情。

舉目遠望,時至初冬,萬木蕭條,天地更顯得闊大。

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練分明地向遠處流去。

友人遠離,早已沒有弄弦吹簫的興致了,隻有見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想想人生羈絆、為官蹭蹬,還真不如找隻船坐上去吹著笛子,漂流到家鄉去,在那裏與白鷗做伴逍遙自在難道不是更好的歸宿。

此詩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時黃庭堅在吉州泰和縣(今屬江西)任知縣,公事之餘,詩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廣遠,景物清華得名”(《清一統治·吉安府》)的快閣覽勝。此時作者三十八歲,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個年頭。

“倚晚晴”三字,為下句的描寫,作了鋪墊渲染,使詩人順勢迸出了“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絕唱。這是詩人初登快閣亭時所覽勝景的描繪,也是詩人胸襟懷抱的寫照。

五、六二句,是詩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謝知音的故事;後句用阮籍青白眼事。此處“橫”字把詩人無可奈何、孤獨無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來。

此詩起首處詩人從“癡兒了卻官家事”說起,透露了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登快閣亭欣賞自然景色的渴望;漸入佳境,詩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與起首處對“公家事”之“了卻”形成鮮明對照;五、六句詩人作一迭宕:

在良辰美景中,詩人心內的憂煩無端而來,詩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負無法實現、自己的胸懷無人理解的痛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登快閣

落木千山天遠大翻譯

【譯文】遠望無數秋山,所有山上的樹葉都已落盡了,浩瀚的天空此時顯得更加遼遠闊大,一道澄淨如玉的贛江水在快閣亭下淙淙流過,一彎新月,映照在江水中,顯得更加清朗澄澈。

登快閣

宋·黃庭堅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裏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這一首七律是元豐五年(1082),詩人任太和縣知縣時登快閣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倚閣觀望江、天的描述,勾勒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為官在外的一種無可奈何、孤寂無聊的思鄉之情。

落木千山天遠大的意境

千山之上滿是落葉,天顯得十分的邈遠而闊大。北宋 黃庭堅 《登快閣》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裏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我這個呆子辦完公事,登上了江西省太和縣的快閣,在這雨後晚晴的餘輝裏,倚欄遠眺。遠望無數秋山,所有山上的樹葉都已落盡了,浩瀚的天空此時顯得更加遼遠闊大,一道澄淨如玉的贛江水在快閣亭下淙淙流過,一彎新月,映照在江水中,顯得更加清朗澄澈。由於知心朋友不在,我弄斷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彈奏,隻有見到清樽美酒,眼睛裏才流露出喜悅的光輝,象阮籍那樣與美酒做伴,聊以解憂了。什麼時候才能坐在船上,吹弄著悠揚的長笛,回到那遙遠的故鄉?我的這種心情,隻能與江上的白鷗去傾訴嗬!

關於本次落木千山天遠大賞析的問題分享到這裏就結束了,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我們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