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北宋時期著名的女詞人,她的詞作裏蘊含了深情款款的愛情和對逝去歲月的懷念。在她的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藝術才華。

李清照詞兩首原文及翻譯

李清照的第一首詞是《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詞以溪亭為背景,描繪了夜幕降臨之時,李清照在江邊船上的歸途,恍若隱夢。她的情感隨著詞的流淌而漸醉,不知歸路。在誤入藕花深處的她還傳達了鷗鷺被她的突然出現所驚起的畫麵,整首詞給人一種詩意的夢幻感。

而李清照的另一首詞《如夢令》也同樣充滿了懷舊之情:

早寒江上觀鷺鷗,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這首詞以江上寒鷺為景,表達了作者懷念往昔時光的情感。梨花盛開的景象融入了李清照的思緒,將她融入了詩意的畫麵之中。在第二段中,她以狐裘和錦衾之溫暖與將軍的孤獨形成了鮮明對比,耐人尋味。而最後一段,則以瀚海百丈冰與愁雲萬裏凝的描寫,將她內心的憂愁與落寞展現得淋漓盡致。

李清照的詞作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情實感,一直受到後世文人的推崇。她的作品不僅僅是一種藝術的表達,更是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從她的詞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她內心的痕跡,感受到她對美好時光的追憶和對逝去歲月的無奈。正因如此,她的詞作才能夠在時間的衝刷下,曆久彌新,讓人們為之動容。

李清照詞兩首原文及翻譯注釋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詞人之一,她的作品以優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深情而聞名於世。下麵將分別介紹李清照的兩首詞作及其翻譯注釋。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詞描述了一個女子在溪亭度過美好的下午時光後,迷醉地忘記了回家的路。在興盡欲歸的時候,不小心進入了藕花叢生的深處。她急於穿過水麵的時候,驚動了一群飛鳥。

這裏的“溪亭”是指位於溪水旁的亭子,“藕花深處”意味著藕花叢生的水域。詞中運用了“興盡”和“誤入”等詞語,巧妙地表達了女子迷失回家路的情感。

接下來是《如夢令》的翻譯注釋:

常記 - 經常記得,時常想起;

溪亭 - 溪水旁的亭子;

沈醉 - 迷醉,陶醉;

歸路 - 回家的路;

興盡 - 興致盡,沒有興致;

晚回舟 - 遲回船,晚歸;

誤入 - 錯誤地進入,迷入;

藕花深處 - 藕花叢生的深處;

爭渡 - 使勁渡過;

一灘鷗鷺 - 一群飛鳥。

接下來是另一首李清照的詞作《如夢令》: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描繪了人們在陰沉的氣候下度過長時間的愁悶和寂寞,仿佛白天持續了好久。瑞腦消金獸指天子的祥雲散去,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帶走了。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描寫了一個人在長夜中感到涼意襲來的情景。東籬把酒,暗香盈袖,展示了詩人在秋夜中尋求慰藉和安慰的情感。

下麵是翻譯注釋:

薄霧濃雲 - 蒙蒙細霧和密密雲層;

愁永晝 - 憂愁長時間,像白天一樣;

瑞腦消金獸 - 瑞雲散去,美好事物消失;

佳節 - 美好的節日;

重陽 - 重陽節,中國傳統節日;

玉枕紗櫥 - 用玉做的枕頭,用紗做的櫃子;

半夜涼初透 - 半夜時分,涼風初起;

東籬 - 東邊的籬笆;

簾卷西風 - 簾子卷起,西風吹來;

人比黃花瘦 - 人瘦得像黃花。

高中李清照詞兩首原文及翻譯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傑出的女詞人之一,她的作品流傳至今,仍然引起世人的讚賞和欽佩。她的兩首高中李清照詞尤為膾炙人口,這篇文章將帶您領略她的原文及翻譯。

第一首是《如夢令》,原文如下: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詞以寫景為主,通過描繪一個黃昏時分的情景,展示了詩人內心的追求和糾結。她在溪亭中沉醉,不知道歸程,當她意猶未盡地返舟時,卻誤入了深深的蓮花叢中。她急忙劃船渡過湖麵,驚起了一大群飛鳥。這首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將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如願的痛苦訴說得淋漓精致。

第二首是《聲聲慢》,原文如下: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這首詞以抒發情感為主,借助冷暖不一的環境來表達詩人的內心痛苦。她形容了一個寂寞而冷清的場景,令人感到淒涼和悲傷。她又描繪了喝酒的情景,但就算是烈酒,也無法消解她內心的痛苦。她感歎著,就算是雁兒飛過,也隻會讓她更心痛,因為這是她舊時相識的象征。

李清照的這兩首高中詞作品,既展現了她對自然景物的真摯感受,又表達了她內心深處的情感。她以簡潔的語言,將複雜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兩首詞不僅在古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今天依然被廣泛傳誦,成為了中國文化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