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您分享渡荊門送別名句賞析的一些知識,本文內容可能較長,請你耐心閱讀,如果能碰巧解決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您的支持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

渡荊門送別名句賞析

《渡荊門送別》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作品之一,表達了他在渡過荊門時對故友的離別之情。以下是對其中幾句名句的賞析。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這兩句意味深長,通過對“渡遠荊門外”的描寫,表達了離別之情。渡過荊門,離開了朋友所在的地方,意味著他們從此分隔兩地。而“來從楚國遊”,則意味著他們的相聚是一次難得的歡聚。這兩句簡短的描述中,蘊含了作者對友誼的珍重和離別的感慨。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執著和付出。衣帶漸寬終不悔,說明了作者願意為了愛情而付出一切。他心甘情願地為了所愛的人而變得消瘦憔悴,這是對愛情的堅持和犧牲。這兩句詩反映了作者對愛情的癡迷和奉獻精神,打動了讀者的心弦。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三句以簡潔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離別的場景。長亭外,古道邊,承載了人們離別的情感。通過“芳草碧連天”的描寫,使離別的場景更加富有情感,給人以離別之情的深刻印象。這三句詩將人們的情感與景物相結合,使讀者更能感受到離別的憂傷和不舍。

《渡荊門送別》以簡潔而真摯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愛情的珍重和執著。通過對離別場景的生動描繪,抒發了離別之情的傷感和無奈。這些名句不僅展示了杜牧的才華,也引起了讀者對離別的思考和共鳴。

渡荊門送別名句賞析

渡荊門送別名句賞析如下:

1、描繪“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畫麵。

長江兩岸的地勢逐漸由山脈過渡到一望無際的廣闊原野,山巒逐漸從視野中消失。從荊門往遠處望去,江水奔騰直瀉,仿佛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

2、描繪“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畫麵。

晚上,江麵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一麵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霞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3、賞析“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句中的“隨” “入”。

頷聯中的“隨”和“入”字用得好。“隨”字化靜為動,傳神生輝,給人以青山挺立,紛至遝來,舟行江上,應接不暇之感,也可看出詩人風神爽朗,心馳神往之態。

“入”字平中見奇,力透紙背,既寫出了江流奔騰直瀉的磅礴氣勢,又展現了詩人高亢激越,樂觀開朗的情懷。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出生於吉爾吉斯斯坦碎葉河上的碎葉城,屬唐安西都護府(今楚河州托克馬克市),成長於劍南道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

李白與杜甫合稱大李杜(小李杜指李商隱和杜牧)。

渡荊門送別名句賞折

詩人李白一生足跡幾乎踏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寫了不少歌頌祖國壯麗河山的名詩佳篇。公元725年,二十五歲的李白初次出蜀漫遊,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一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麵,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仿佛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一“入”字,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麵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一麵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麵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麵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麵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而又初次離別的他不可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他。這首詩寫出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詩以濃重的懷念與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2]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荊門,即荊門山,位於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形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裏送行舟,從對麵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詩中並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清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這首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說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裏”,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遊數萬裏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渡荊門送別名句是哪一句

1. 渡荊門送別 名句 《渡荊門送別》中的名句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賞析: “山隨平野盡”,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著一“隨”字,化靜為動,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 “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仿佛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一“入”字,寫出了氣勢的博大,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萬丈豪情,充滿了喜悅和昂揚的激情,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2. 渡荊門送別的名句賞析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山隨平野盡”,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著一“隨”字,化靜為動,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 這句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麵,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 “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仿佛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 後句著一“入”字,寫出了氣勢的博大,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萬丈豪情,充滿了喜悅和昂揚的激情,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頷聯這兩句不僅由於寫進“平野”、“大荒”這些遼闊原野的意象,而氣勢開闊;而且還由於動態的描寫而十分生動。大江固然是流動的,而山脈卻本來是凝固的,“隨、盡”的動態感覺,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實際體驗。 在陡峭奇險,山巒疊嶂的三峽地帶穿行多日後,突見壯闊之景,豁然開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煉的語言。 極其概括地寫出了詩人整個行程的地理變化。 渡荊門送別 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譯文 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 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湧,流入廣袤荒原。 月映江麵,猶如明天飛鏡;雲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 故鄉之水戀戀不舍,不遠萬裏送我行舟。 3. 渡荊門送別中思鄉的句子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渡荊門送別》 唐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作品鑒賞 詩人李白一生足跡幾乎踏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寫了不少歌頌祖國壯麗河山的名詩佳篇。 公元725年,二十五歲的李白初次出蜀漫遊,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一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以遊動的視角寫出了景物的變化,船由蜀地到荊門,山巒從作者的眼中一點一點的消失,奔騰的水從山巒中奔向江河中。 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麵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一麵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麵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麵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 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 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麵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直抒胸臆,不禁起了思鄉之情:“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而又初次離別的他不可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 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他。 這首詩寫出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詩以濃重的懷念與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 [2]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荊門,即荊門山,位於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形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裏送行舟,從對麵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 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詩中並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 清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首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說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裏”,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遊數萬裏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渡荊門送別寫景名句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其中“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為寫景.

譯文: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湧,流入廣袤荒原。月映江麵,猶如明天飛鏡;雲變藍天,生成海市蜃樓。故鄉之水戀戀不舍,不遠萬裏送我行舟。注釋:⑴荊門:山名,位於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三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⑵遠:遠自。⑶楚國:楚地,指湖北一帶,春秋時期屬楚國。⑷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⑸江:長江。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⑹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⑺海樓:海市蜃樓,這裏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⑻仍:依然。憐:憐愛。一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⑼萬裏:喻行程之遠。賞析:這首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一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山隨平野盡”,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著一“隨”字,化靜為動,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這句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麵,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仿佛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一“入”字,寫出了氣勢的博大,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萬丈豪情,充滿了喜悅和昂揚的激情,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頷聯這兩句不僅由於寫進“平野”、“大荒”這些遼闊原野的意象,而氣勢開闊;而且還由於動態的描寫而十分生動。大江固然是流動的,而山脈卻本來是凝固的,“隨、盡”的動態感覺,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實際體驗。在陡峭奇險,山巒疊嶂的三峽地帶穿行多日後,突見壯闊之景,豁然開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煉的語言。極其概括地寫出了詩人整個行程的地理變化。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麵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飛來一麵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麵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麵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頸聯兩句反襯江水平靜,展現江岸遼闊,天空高遠,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麵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詩人順著長江遠渡荊門,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裏送行舟,從對麵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詩中並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清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這首詩首尾行結,渾然一體,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說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裏”,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遊數萬裏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渡荊門送別的名句

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簡析:“山隨平野盡”,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著一“隨”字,化靜為動,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這句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麵,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仿佛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一“入”字,寫出了氣勢的博大,充分表達了詩人的萬丈豪情,充滿了喜悅和昂揚的激情,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關於本次渡荊門送別名句賞析的問題分享到這裏就結束了,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我們非常高興。